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9的文章

天氣回暖,蚊子就回來了---嗚嗚嗚但為什麼都只叮我?

圖片
三月以來,氣溫持續回暖,惱人的蚊子又開始嗡嗡嗡,嗡嗡嗡 …… 。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憤恨不平的經驗,大家一起出門玩,只有自己被叮得滿頭包,同行的其他友人可能只有些許一、兩包,甚至有人沒意識到:「啊?原來有蚊子,我都沒被叮到欸 ^_^ !」「為什麼都叮我啊啊啊!」 先別崩潰了,冷靜。其實蚊子找人叮還真有特殊的偏好呢!你也是這種「秀色可餐」的體質嗎? 首先,蚊子並不是以人血為食,實際上蚊子是以樹汁、花蜜為食,雄蚊終其一生都只吸取植物的汁液維生,而雌蚊之所以需要吸血則是為了繁殖下一代的需求。由於植物的汁液裡(花蜜、果汁、樹枝等)能獲取的蛋白質含量稀少,不足以使蟲卵成熟,因此需要另外由獵物(主要是人類)的血液中獲取足夠的營養。 一隻正在吸血的埃及斑蚊( Aedes aegypti ) 蚊子如何偵測並鎖定獵物 蚊子利用嗅覺、視覺以及熱感來定位獵物,而其中又以嗅覺最為重要。通過這些感官,蚊子可以偵測由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汗味、體溫、水分、顏色等訊號,並且進一步鎖定最想要的獵物。 以下以埃及斑蚊為例,尋找獵物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利用嗅覺來偵測遠處正在呼吸中的獵物): 首先,蚊子會透過嗅覺先進行特異性較低的大範圍式搜索。人類呼吸會呼出約百種代謝化合物,其中,二氧化碳已被證實是吸引蚊子前往獵物的最關鍵化合物。根據研究發現,蚊子嗅覺感應二氧化碳有效距離約有 30 公尺( 100 英呎)之遠,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 / 總量也是蚊子決定、取捨獵物的重要因素。 第二階段(利用各種感官來鎖定最感興趣的獵物): 查覺到獵物方位後,蚊子便會前往該處進行更加深入的近距鎖定階段。若到達近處時發現了複數量獵物,綜合了體表的溫度、濕度、個別散發的氣味、顏色等等,最後蚊子就會從中鎖定最想要吸血的目標。 高溫、濕、又有味道,你會想到什麼呢?沒錯,「流汗」,運動後體溫升高不斷排汗的人對蚊子而言有如一道「香噴噴的鹽酥雞」啊!事實上,人類流汗時會排放出許多對蚊子有吸引力的體內代謝物,相對地,不易出汗的人也就不太會被蚊子「血吻」。根據研究顯示,乳酸( L-lactic acid )是汗液中最能吸引蚊子的關鍵物質,也在最近,科學家終於找到了蚊子辨識乳酸的機制路徑 --- 嗅覺輔助受器 IR8a ,對於蚊子如何嗅到

你的孩子不你的孩子-將仔魚丟給別人照顧的鯰魚

圖片
在自然界中,部分鳥類有著一種被稱為巢寄生 (brood parasitism) 的行為。這些鳥類將卵產在其他鳥的巢中,由其他鳥代為孵化和育雛。最惡名昭彰的例子就是杜鵑。目前一般認為這樣的跨物種巢寄生的行為一開始演化自種內的巢寄生。另外,某些昆蟲也有這樣的行為。 科學家發現生活在非洲坦干伊喀湖的一種鯰魚 - 密點歧鬚鮠 ( Synodontis multipunctatus ) 也會巢寄生。密點歧鬚鮠屬於倒立魚科 (family Mochokidae) ,有趣的是,在這個演化分支裡面並沒有演化出育幼的行為。而密點歧鬚鮠的英文俗名是 cuckoo catfish ,正好與杜鵑 (cuckoo) 同名呢!   一隻躲在石縫的密點歧鬚鮠( Synodontis multipunctatus ) photo credit: calwhiz 密點歧鬚鮠所選定的巢寄生宿主是生活在同一個水域的數種口孵型慈鯛 (mouthbrooding cichlid fishes) 。這些慈鯛親魚有著在魚類當中少見的育幼行為,他們將未孵化的卵含在口中,直到受精卵完成孵化,甚至當已孵化的幼魚遇到危險時,親魚也會將幼魚含在口中以提供保護。在這些慈鯛的繁殖期,親魚會進行繁複而精心的求偶行為,並且分批重複排出少量的卵,這些卵則迅速地被親魚啣入口中。在 坦干伊喀湖,求偶儀式則會被一群不識相的 密點歧鬚鮠亂入。這些不速之客會加入正在求偶儀式的慈鯛,然後產下自己的卵。比起慈鯛的卵,密點歧鬚鮠的卵較小且較圓。接著,慈鯛卵和鯰魚卵則會被慈鯛親魚含入嘴中孵化,遠離掠食者的威脅。這些鯰魚卵大約一周後孵化,但仍會待在慈鯛口中一至二周,直到卵黃囊吸收完並且開始覓食。因為密點歧鬚鮠的卵比慈鯛卵還要早孵化,所以在吸收完自身卵黃囊後,這些鯰魚幼魚就開始吃慈鯛卵及慈鯛幼魚。這樣的行為影響了慈鯛的繁殖成功率,有時候甚至整群慈鯛幼魚都被吃掉。最後的結果常常就是慈鯛親魚辛辛苦苦口孵了別人的小孩。 密點歧鬚鮠跟巢寄生的鳥類一樣,寄生幼魚會清除宿主自身的子代,雖然在鯰魚的例子是直接將他們吃掉。被寄生的親代則是提供食物及保護。跟鳥類不同的是,這些鯰魚原先並沒有育幼的行為,所以不太可能是從種內巢寄生演化為種間巢寄生。也就是說這樣的行為可能與鳥類巢寄生的演化路徑完全不同。 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

為什麼貓頭鷹需要發達的盲腸?-淺談鳥類盲腸的比較解剖學

圖片
鳥類是演化極為成功的動物,在地球上佔據了不同的生態區位。為了適應環境,不同鳥種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外觀與行為。包括器官也出現許多適應性演化。儘管比起炫目的羽毛或優美的叫聲,鳥類的盲腸似乎沒那麼引人注意,但不同鳥類的盲腸型態與功能可真是天差地別呢!

宜蘭驚傳大白鯊一屍十五命-----原來鯊魚是卵胎生嗎?

圖片
這兩天在宜蘭南方澳漁港,漁民以延繩釣方式意外地混獲一尾體長超過 4 公尺的大白鯊 ( Carcharodon carcharias ) ,並在魚市場剖腹時發現懷有 14 隻幼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表示,這一尾母大白鯊正揭示了大白鯊的卵胎生殖模式。在新聞之後,你對大白鯊有幾分認識呢? 圖為傳奇大白鯊「深藍」@JuanSharks/@OceanRamsey/Juan Oliphant/oneoceandiving.com via REUTERS 咦?鯊魚不是魚嗎?魚不都是卵生的嗎? 在分類上,魚類可依骨骼的性質分為硬骨魚類以及軟骨魚類兩大類。大部分我們所熟知的魚是屬於硬骨魚類,不過新聞主角「鯊魚」與一些魟魚和銀鮫科則屬於後者。軟骨魚,顧名思義其支撐身體的骨骼都是由未完全鈣化的軟骨組成,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解剖學上的構造與硬骨魚有相當程度的差異,以鯊魚為代表: l    牙齒: 鯊魚的牙齒並非固著在上、下顎骨,而是一排排的嵌在牙齦上,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地更新替換,更替方式像是輸送帶一般,內側的新牙向外移動以頂替舊牙,有些鯊魚一生替換掉的牙齒甚至高達 3 萬多顆。 l    鰓裂: 鯊魚具有 5 到 7 對鰓裂,由於不如硬骨魚的鰓蓋有肌肉結構能主動將水打入鰓內,因此鯊魚需要不斷的游泳以使海水進入口中通過鰓,才能進行氣體交換,最後海水再經由鰓裂排出。 l    體表: 硬骨魚的體表由扁片狀的鱗片,似屋瓦一樣的層層排列覆蓋;而鯊魚的體表則是由極細微的尖刺狀盾鱗 (placoid scales) 所組成,摸起來有砂紙一般的粗糙觸感。盾鱗的形狀及排列影響流體動力,也因此造就不同鯊魚的游泳效率。 l    浮力器官: 硬骨魚大多具有泳鰾,透過控制泳鰾中空氣的含量,可以達到調整浮力來進行升降;然而軟骨魚不具有泳鰾構造,相對地,牠們擁有脂肪量極高的肝臟為其提供在水中的浮力。 鯊魚可行卵生、胎生、卵胎生等有性生殖方式來繁衍下一代,更驚人的是,鯊魚甚至還可以無性生殖! 一般而言,鯊魚等軟骨魚被認為是較為古老、演化上也較為低等的魚類,也或許因為如此,鯊魚具有非常多樣的繁殖策略。有別於多數的硬骨魚,鯊魚都是行體內受 ( 授 ) 精,公鯊的腹鰭後方具有一對相當於哺乳動物陰莖的交接器 (

氣候變遷造成候鳥提早遷徙

圖片
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氣候變遷,鳥類的春季遷徙相較於 60 年前提早了一個禮拜。 在草地上覓食的加拿大雁 ( Branta canadensis ) 一篇發表在 Ecological Indicators 期刊的研究從北歐及加拿大的 21 個鳥類觀測機構收集了 195 種鳥類的大量資料。結果發現,每年候鳥們遷徙的時間平均提早了一周。短距離遷徙的鳥種平均每十年晚 1.5 到 2 天開始遷徙;而長距離遷徙的鳥種每十年晚 0.6 到 1.2 天。 研究中提到,有些鳥種明顯提早遷徙;而有些則與過去沒有改變。整體來說,候鳥為了適應較為溫暖的氣候,平均提早了一周遷徙。但是提早的程度各種別不盡相同。例如原先在春季比較早開始遷徙的鳥類比起稍後才開始的鳥類更傾向提早遷徙。 儘管研究人員仍無法確定造成候鳥提早遷徙的原因,但是推測其中一個理由可能是為了競爭更多的食物。相較其餘亞成鳥或是弱勢群體,優勢個體能夠提早遷徙到食物與繁殖機會豐富的地點,在其餘同伴到達前佔得先機。而其餘非繁殖期與亞成鳥仍然在原來的時間遷徙。這樣的現象造成族群遷徙的期間整體拉長。遷徙期間的拉長又會直接影響到候鳥繁殖季的長度與族群的消長,也會改變野鳥監控與觀察的方式與時間。 另外,加拿大的候鳥相較北歐候鳥來說,提早遷徙的程度較小。這或許是加拿大的氣溫變化相對歐洲而言較小的緣故。但是有些北美洲的鳥類大幅改變了遷徙時間。例如金眼鴨 (common goldeneye) 甚至比 1980 年代提早了兩周開始遷徙。 目前來說,這樣的遷徙模式改變對於這些鳥種是好是壞仍然未知。像是提早出發的鳥兒能夠享用豐富充足的昆蟲等食物;而稍後才抵達的鳥則可能會因此錯過這頓大餐。完全沒有提早遷徙的鳥種則可能會因此成為弱勢。 學者也希望這樣的研究能夠使更多人正視氣候變遷這個擺在全人類眼前的難題與挑戰。這是一場因為氣候變遷而開始的候鳥遷徙策略比賽,究竟那些鳥種會成功適應改變,又有哪些鳥類會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而被消失呢 ? 參考資料 L. Aleksi et al., Phenology of the avian spring migratory passag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symmetric adva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