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耳朵-鳥類耳朵的比較解剖學
只要走出戶外,不管是在都會區、鄉間還是深山,常常可以聽到各種鳥類的鳴叫聲。而且通常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既然鳥鳴對於鳥兒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社交以及求偶工具,那聽力對鳥而言顯然是十分重要的感官。但問題是鳥在外觀上並沒有像是耳朵的構造,那麼,鳥的耳朵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與哺乳動物的耳朵一樣,鳥類的耳朵分成三個部分 : 外耳、中耳以及內耳。 1. 外耳 (external ear) 鳥類的外耳沒有耳殼 (pinna) ,並且被特殊的耳蓋羽 (auricular feathers/ear coverts) 所覆蓋。耳蓋羽呈現環狀排列,前腹側的羽毛較長,往後背側排列;其他羽毛較短,呈垂直排列。前腹側的耳蓋羽能夠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並減少外耳道裡因為風與亂流造成的雜音。耳蓋羽同時可以保護耳道開口、將聲波反射集中到耳道內。耳蓋羽在結構上沒有羽小支,所以不會阻絕聲波傳遞。鴕鳥、禿鷹和某些雞形目鳥類沒有耳蓋羽。外耳包含耳道開口、短而彎曲並且垂直往後的外耳道以及鼓膜。另外,潛鳥的耳道窄小,而且耳道開口在潛水時居然可以關閉呢!鳥類耳道開口位於頭部兩側,眼睛的後側稍微偏下方的位置。特別的是,某些鷸科鳥類的耳朵卻是位於眼睛正下方、而貓頭鷹則是兩側的耳道開口位置不對稱。 丘鷸( Scolopax spp .)的耳朵位於眼睛正下方 說到貓頭鷹,他們的耳孔前側有一片特別突出的耳蓋 (operculum) ,上頭長有羽毛。這些羽毛連接著豎毛肌,能夠幫助貓頭鷹定位聲音來源。鳥的外耳道中也與哺乳動物相同,有能夠產生蠟狀分泌物的耵聹腺 (ceruminous gland) 。外耳與中耳的交界是鼓膜,而且鼓膜同時是外耳及內耳的一部分,因為鼓膜的外側由外耳道的上皮所覆蓋,鼓膜內側則是單層立方上皮,與鼓室腔和耳咽管相連。與哺乳動物不同的是,鳥的鼓膜往外突出,而哺乳動物則是往內凹陷。另外,鼓膜的張力由耳柱骨肌 (columellar muscle) 協調,同源於哺乳動物的鐙骨肌 (stapedius muscle) 。 2. 中耳 (middle ear) 中耳是個位於骨膜和內耳之間,充滿空氣的腔室。中耳裡頭有著肌肉、韌帶、耳蝸窗 (cochlear window) 和一個稱為耳柱